【御泉河有奖征集】缅怀先烈,今游泸定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首《长征》,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与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前读书就有一课《大渡河畔英雄多》,描写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生动场景,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今特来大渡河畔的泸定桥一赡……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让“毛朱”成为第二个石大开的梦想,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昨晚阵雨,今天早上雨渐渐停了,一行人上路继续西行,川藏线上外面雾茫茫的,到处的溪沟水大流急,山洪暴发。九点半许到达天全县境内,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一路冒雨前行。 三一八线在祟山峻岭中穿行,雨也时断时续,穿过长长的二郎山隧道,进入泸定境内,天气放晴了,眼前豁然开朗,蔚蓝的天空,洁净的高山峡谷,美丽的风景线。我踏上了泸定桥,跟着来瞻仰先烈的人们踏上晃荡的泸定桥,仰望蓝天白云,环顾两岸高大山川,脚下是晃荡的铁索桥,桥下湍急的河水,感受当年红军战士的勇敢与毅力,想象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惨烈与悲壮啊……咆哮的大渡河仿佛是战士们的怒吼,枪林弹雨中的撕杀。蓝天白云在为你们注目礼,风高浪急为你们高歌,我为你们致敬,颂扬。!
九十年前 大渡河汹涌的河水没有阻挡红军的北上,今天阵雨也没有阻止我们前来瞻仰的信心。愿勇士们安息吧,也愿伟大的红军精神扎根中华大地,代代相传,永远怀念和敬仰你们,怀念你们的丰功伟绩,敬仰你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励后辈们努力,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