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讲故事】50年前暑假中的农村娃们(二)
吃涪陵榨菜,用涪陵话讲涪陵农村以前的真实故事和趣事。
50年前,还是这个季节,还是放暑假的时候,还是掰苞谷的这段时间,为了晚上在外歇凉凉快点,每天只要到了太阳落土的时候,无论是单家独户还是大院子的孩子们,都挑着两只干得呲牙列逢的木水桶到附近的水塘里去挑水来把地坝泼湿退热,他们基本上都打着光巴肚,打着光脚板,十一二岁的挑半挑,七八岁的就两人抬半桶,由于个子太矮小,哪怕把搭钩绳绾到了扁担处,挑着也是“三爷子”一样长(人和两只桶都差不多高,戏称三爷子一样长)。
明明在水塘边舀的半挑水,一路走一路漏,到了地坝时一只桶里还剩几瓢了,若大一块地坝要多少水才能泼湿?于是挑了一挑又一挑,抬了一回又一回,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不知走了多少回才把那块土地坝全部泼湿了。
到了晚上,泼过水退了热的地坝格外凉爽,单家独户的地坝里,大人们摇着像济公和尚拿的蒲扇,躺在破了几个洞的篾席上,心里考虑着明早的那顿苞谷羹,小娃二几个围着大板櫈上那半碗炒的苞谷泡,一颗一颗接连不断的往嘴里塞。
大院子的坝子上更闹热,孩子们擦黑(擦黑:太阳下山天还似黑非黑的时候)就把簸箕、斗枪(斗枪:像簸箕但比簸箕更大)、席子、大板櫈、门板拿出来占位置,只要那两碗苞谷羹汤汤一喝就往外跑,大人们男的些就聚在一起听读了几天书的吹三刮列刮(三刮列刮:三国列国),女的些就吹家长里短,把一天的劳累渐渐忘掉;小娃二们就在一旁藏猫猫和打跳,好不快乐。
“屋里睡倒又热,外头坐起还烙屁股,你两个家伙明天也像别个那些娃二那样抬点水来把地坝泼哈子”。听见不远的邻居在向两个七八岁的娃二大声说。
“我们隔塘恁个远,抬都抬不动”,两个娃二在回答。
“光屙痢得行(屙痢:农村老一辈的口头禅,这里特指吃东西),每顿还比大人嗨得些,叫你抬点水就抬不动,像你这样懒得烧蛇吃的家伙长大了走哪去找汤汤喝?烂毛篼媳妇都没哪个跟倒你,看你不打光棒才怪(光棒:就是光棍),只要明天晚上地坝没泼水还烫人,你看我回来拿黄荆棍上守你不(上守:就是打的意思)”。娃二他妈在大声发火了。
两个娃二不吭声了,第二天规规矩矩去抬水。
忆过去,哎,要摆的龙门阵多得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