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城、水墨画重庆
重庆,一座把魔幻刻进DNA的城市。长江与嘉陵江劈出三峡奇观,轻轨穿楼而过;'一带一路'枢纽上,中欧班列满载集装箱呼啸西行。辣椒油里沸腾着凌晨的面摊与千桌火锅,洪崖洞灯火下是直播创业的年轻人。从索道过江到数不清的跨江大桥,这座泡在汗水与花椒里的雾都,正载着火锅与齿轮冲向星海。
地理这手牌打得妙不可言 要说重庆的底牌,地理位置绝对是王炸。前阵子搭中欧班列去波兰的哥们儿回来说,列车轰隆隆从团结村站出发,沿着长江经济带往西冲,过阿拉山口直奔欧洲,沿途集装箱堆得像乐高积木。这场景恰好印证了那句话:重庆恰好在“一带一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叉口上坐着。更绝的是,当长江裹着水汽撞进武陵山脉时,鬼斧神工劈出个三峡来。那年乘游轮过瞿塘峡,眼见峭壁压得江水喘不过气,白帝城的红墙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同船东北大叔举着相机直嚷:“这不比好莱坞特效带劲?”
经济跑得比轻轨还快 在观音桥写字楼上班的老总跟大家吐槽:“重庆GDP跑得比三号线轻轨还疯!”这话倒不假。早些年陪亲戚去两江新区看厂房,荒地上还长着狗尾巴草,如今再去,长安汽车的机械臂挥舞得虎虎生风,京东方的大楼亮得能当镜子照。有意思的是,传统造汽车的车间隔壁可能就是搞云计算的写字楼,厂哥和码农在同一个烧烤摊撸串儿。有回凌晨两点在九街吃夜宵,邻桌几个搞跨境电商的小年轻咋咋呼呼算账:“去年从渝新欧发俄罗斯的暖宝宝,利润够买半套照母山的房!”听得手里的烤脑花都忘了蘸辣椒面。
泼墨山水间的明日图景 站在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眺望渝中半岛,两江四岸的霓虹泼洒在江面,轻轨列车像发光的项链在楼宇间滑动。江风捎来轮渡的汽笛声时,常想起磁器口茶馆里老茶客的感慨:“八十年代过江靠索道,现在桥都数不过来喽!”眼下科学城的工地上塔吊林立,果园港的龙门吊昼夜不休,礼嘉智慧公园的无人巴士安静滑行——这座城市似乎永远在自我颠覆。上周路过黄桷坪,涂鸦街墙角新添了幅壁画:轻轨列车载着火锅、长江水和齿轮,呼啸着冲向星海。旁边有行歪扭的小字:“勒是雾都,更是未来!”
重庆的山水是宝贝,也是底线。重庆新型工业正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的新CTP产线投产,续航更稳、成本更低。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纷纷入驻,重庆配套日益完善,高端车型阿维塔销量翻倍,国产新能源保值率走强。这里不仅是生产新能源车热土,更孕育着未来出行的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