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七十一:我们也去野炊啦!
今年的清明节老天爷真给力,晚上下点雨,第二天就开始晴了,一点不影响白天的出行和游玩。我和我的小学同学们特意选了老家的一个小河沟,背上锅碗瓢盆,带上自己的家人,决定复刻小学的春游回忆。老家的河沟很小众,去的人少,但是一点不亚于御泉河和神仙桥。
我们大致的安排是中午吃抄手,下午逛山、钓鱼,晚饭是试做竹筒饭和麻辣烫。抄手肉和皮是我买的,加上同学撬的野小蒜,坡上现和的馅,女士都加入包抄手的队伍,不一会儿一筲箕加一大盘就包好了。另外的几个男士负责砌灶生火烧水,小孩们只顾在河边拼命撒欢儿。先煮了一盆莴笋叶,起锅后再煮了两锅抄手,大大小小就开吃了。徜徉于大自然,吸天地之精华,真的,这抄手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下午是逛山,不愿意走路的就去钓鱼。小河沟的鱼完全是纯野生的,一定是大师级别的高手才能钓上来。临走的时候,把桶里的水倒掉,把小鱼儿装进了干净口袋,带回家之后赶紧去长江里提了一桶水回来,小鱼儿们又活蹦乱跳了起来。不得不感叹,经过大自然洗礼和打磨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下午是操作竹筒饭,我们完全是凭借生活常识,摸着石头过河。竹筒是蔑刀现砍的,里面加了米和香肠,或许能煮熟,或许不成功。最后的结果是:一半生一半熟。事后我们在总结:米要提前泡发,竹筒应该弄短一些,或许成功的几率更大。麻辣烫是我的主场,带了一包微辣的名扬火锅底料,买了一斤多吊龙,喊店里老板切好了。另外就是各种素菜:豆皮、莴笋头、鹌鹑蛋、苕粉、土豆、藕片、午餐肉、黑猪血、黄瓜。有些小孩吃不了辣,所以火锅底料放得很少,大人们嫌没有味道,就自己加辣椒蘸着吃。你一口我一嘴,真是人多吃啥都香。
最后的最后,一定是清理和带走现场的所有垃圾,我想这也是野炊的最重要的意义了。我们在享受大自然,获得了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要珍爱环境。高兴地去,开心地回,有始有终,这是责任,也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