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医术的长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
前不久,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二批 “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单,涪陵区共有5名医务人员入选,其中涪陵区人民医院2名医务工作者名列其中。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近涪陵区人民医院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李翔。
李翔:医术的长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
李翔:男,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现任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主任,涪陵区疼痛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1998年,热爱中医事业的李翔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涪陵区人民医院工作。“那时候的医疗技术有限,患者若是颈肩腰痛,我们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牵引、理疗等。”李翔回忆起那时候的医疗技术说,一个医生若是没有精湛的医术,怎么还能够救死扶伤呢?
2000年,李翔到四川省骨科医院进修中医骨伤,自那之后,李翔走上了一条追求攻克疼痛性疾病的道路,并把追求医术的长进作为终身课题。他在进修期间,听闻了针刀的神奇之处,那个时候小针刀疗法在整个中国才开始萌芽,进修回来以后,他就向院领导申请要去拜师学艺,他先后到北京宣武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师从针刀大师金泽民教授、周中焕教授,疼痛权威专家倪家襄教授、张宽平教授,中国整脊大师韦以宗教授。学成归来后,他在涪陵区率先开展了小针刀、银质针、内热针、穴位埋线、温热粗针、三伏三九灸、药泥灸、空针放血等中医治疗方法,同时开展了椎间孔镜技术、低温等离子消融、射频消融术、臭氧技术、三氧自体血疗法等西医微创技术,明显提高了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疗效。李翔也是重庆市最早开展针刀等中医微创治疗的医务人员之一,他提出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遵循保守治疗、中医微创治疗、西医微创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的阶梯治疗原则,让很多此类患者避免了手术或开放手术,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技术的成熟成为了科室发展的驱动力,李翔不懈努力,推动成立医院疼痛与康复医学科,带领科室团队在不到5年时间里,把以前科室仅4人,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医护人员27人,年收治患者3000多人的区域重点学科,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其工作业绩得到了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他本人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和针刀分会 的全国委员,重庆市疼痛分会及针刀分会的副主任委员,科室被授予 “涪陵区工人先锋号”“涪陵区青年文明岗”“优秀医疗团队”等荣誉称号。2019年成为重庆市疼痛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1年成为涪陵区疼痛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李翔的身上也挂满了满满当当的荣誉,“重庆市基层好医生”、“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涪陵区健康教育巡讲专家”、 “涪陵区拔尖人才” “涪陵区名中医”……就在前不久,他又被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评为“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李翔说:“医术的长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刻苦钻研是基础,向他人学习是方法,敢于实践是关键,总结的经验是收获,这样才能将自己修炼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