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大咖云集涪陵,2025百城计划赋能基层儿童健康管理升级!
为增强儿童疾病诊断治疗能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事管理水平,维护儿童健康权益,9月27日,由重庆儿科质控中心渝东分中心主办,涪陵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承办,2025百城计划——儿童常见病多学科全程化管理暨渝东分中心第一次质控会议圆满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峰教授、胡兰教授、刘成军教授、包蕾教授、代继宏教授,西南医院陈盛教授莅临授课。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肖胤出席并致辞,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主持会议。
涪陵作为渝东的质控中心,承担着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来自南川、长寿、垫江、万盛、綦江等区县的儿科医务工作者齐聚涪陵,共同探讨区域儿童健康服务提升路径,标志着渝东片区儿科质控网络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肖胤指出,“百城计划”项目聚焦儿童常见病的多学科与全程化管理,对提升区域儿童健康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等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会议将凝聚渝东片区儿科同仁的共识和合力,提高质控水平,探索出符合区域特色的儿童健康服务提升路径,让优质儿科医疗服务惠及更多家庭。本次会议邀请权威专家授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希望参训人员以此为契机,将先进理念与实践方法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切实行动,切实提升区域儿童健康保障水平。
包蕾教授以《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为题授课,她强调,早产儿出院后需依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随访工作应持续至青春期。在神经系统随访中,电生理检查策略需根据患儿风险动态调整,行为学评估则采用标准化筛查量表。早期干预措施包括定期眼部筛查、维生素A补充、辅食添加及常见慢病管理。为临床构建规范的早产儿随访体系提供清晰指引,助力降低神经发育风险,保障早产儿长期健康。
许峰以《传说中的血气真的那么难懂吗?》为题进行授课,他指出,血气分析解读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堪称临床诊断的“眼睛”。系统讲解p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盐、阴离子间隙及碱剩余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意义,梳理血气分析的快速判断步骤。通过快速评估指导治疗决策,优化危重症管理,提升诊疗效率。此外,他还结合实例分析临床上五种混合型双重酸碱平衡问题的鉴别与处理,为参会者筑牢血气分析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刘成军教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进行专题培训,系统梳理脓毒症定义的演变历程,不同共识的核心内容。讲解抗菌药物的PK/PD分类、优化常见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的整体流程,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血流动力学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与应用时机,以及注意事项。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器官功能支持以及凝血病抗凝治疗的时机与细节,为临床规范管理儿童脓毒性休克提供依据。
胡兰教授以《织密儿科质控网络-重庆市儿科质控中心实践路径》为主题分享经验,从政策背景和要点出发,解读《医疗机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介绍市级质控中心的要求以及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监测指标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儿科质控需坚持“计划先行、数据做支撑、靶向整改、追踪闭环”的原则,对质控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渝东片区儿科质控网络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宝贵经验。
代继宏教授围绕《关于特应性咳嗽的一些问题Questions about atopic cough(AC)》展开授课,介绍特应性咳嗽(AC)的定义由来及相关文献背景,详细阐述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针对临床常见的“AC=CVA?”这一疑问,代继宏教授通过对比分析,清晰梳理特应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区别。过敏性咳嗽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儿科门诊中也有大量雾化治疗案例,此次授课让参会者对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及糖皮质激素的规范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陈盛教授以《肺部微生态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为题进行授课,他强调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微生物定植的因素及菌群平衡的影响因素,阐述“肠-肺轴”的关联机制。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临床需精准使用,对于肺部疾病,应首先分析是否由感染引起,同时强调肺部理化环境的改善需快速充分,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提供全新的微生态视角。
周云在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专家分享的前沿、实用,可操作性强,涵盖重症、新生儿、呼吸等多领域,高端不浮华。学术进步在交流,事业发展在协作,当前基层儿科面临挑战,但我们要充满信心,转变思路,补足短板,全力发展。感谢专家传经送宝,期待渝东儿科同仁深化合作,共促区域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