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二游(下部)!
接上一次的上部,继续发点新疆十二日游的图片,以示怀想。
图片较多,筛选一二。
涪陵上的车,这个站已出重庆地界,入川了。
下车休息了七分钟。
大站,下车休息了十五分钟。
入疆。
风力发电机。
地接导游发来短信。
下车了,晴空万里。
出站,顶着下午四点过的大太阳,排队做核酸。排了近半小时还没轮上,热得汗流浃背,直到有个老头儿倒下,致队伍大乱,才取消排队,改为医生护士晚上来住宿处做核酸。
接到我们上大巴的导游。他也等候了一个多小时。
开启游览新疆的行程。
第一站,火焰山。
远处独有的土山。
景区内大圣的后代??
再神通广大,也逃不出如来FZ的手掌心。
调X一下二师兄。
定海神针。(温度计,当天58度)
铁扇公主婀娜多姿。
她的夫君。
我也属猴的。
夜幕降临,
入疆第一餐。
准备入住宾馆。
有异域风情的装修。
猜一下,这个是干嘛用的?
到处可见。
接待我团的,是这个村的支书。表演者是支书的小妹。
支书家的售货摊,卖着去年的葡萄干,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支书恼了,大吼:你们回去,回你们的重庆去……一点儿也没有当村干部的作派。(我们这个团才三十几人,少,买了的人,很少,没有达够村支书预期的销售额)
当年的葡萄,才开始挂果(我们去时早了,四月下旬)
左边白衣眼镜者,村支书。
第二天的第一站,到坎儿井。
这些是干嘛用的,有人知否?
还有这些又是干嘛用的???
进里面了。
坎儿井最先出水处。
看着有泥沙,但掬了一捧,也还好,无异味。
出来了。
原来,这种屋子,没住人,是果农建来专门用于晾晒葡萄干的。
邓小平曾来过此园。
午饭,拌面。
能吃饱,但味淡。
去湖边啦!
博斯腾湖的女儿?
一望无垠。
这里叫金沙滩。
这雕塑,有个传说。
这里如果接纳上千人,同时烧烤,想必是个盛况。
久未见雨,小型湖泊水分蒸发。
对面是,有点远,没过桥。
吃上了有名的大盘鸡。
这一餐,饭食可口。
居然有青椒肉丝和回锅肉。
远处,积雪尚未消融。
来到另一个盟了。
特色馕饼。(九元,七元,各买一个)
风雪阻路,在此小镇驻扎。
等了两夜两天,第三日上午近十点,终于可以出发去下一站了。
这儿还是羊儿撒欢啃草根。
这儿已是冰雪堆积。
交警,养路段的工人,还在大把大把地撒盐。前面一长段路,雪已融,铲车清障,已可行。
翻越九曲十八拐山路(车上回望)。
终于上了高速。
到那拉提了。
因为时间关系(在那个小镇待了两天,已误了好几个景点不能再去),导游再三叮嘱,不要上山,不要去坐索道,就在山下拍拍照即可。
好吧,闪两张,也算是来过那拉提了呗。
山下都还有这么厚的雪,山上的雪,齐膝深了吧?
到伊宁了。
夜色真好!
第二天去的海关。
上福寿山了。
有人在体验骑马(三十块钱半小时)。
下山。
雪山映日,可惜没成日照金山状。
参观熏衣草庄园(据说这是全国出产熏衣草香精香油的最大基地。
这些瓶瓶罐罐……
与那个天鹅牺息地,截然不同(那里是冬天,这儿是夏季)。
白云如积雪。
海棠娇艳,吾却憔悴。
这座大桥,太值得一拍。
网上查查,建桥的首中末,过程让人惊叹和震撼!
怕是再无二处。
这女人,有那么丁点草原马背族的风姿。
换装准备拍照的姑娘。
还真的有人舍得。
清澈透明的赛里木湖。
许多人自驾独库,终生难忘的记忆。
天地一色。
独库玻璃桥。
空中索桥。
独库公路好壮观!
独库。
独库公路。
建设兵团(奎屯)。
独库公路的上面一条路。下次有机会,也在真正的独库公路上去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