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老五中校史碑
充满了岁月感的墙壁,上面的每一个字都精心雕琢,曾多少次矗立在它的跟前,细细研读每一个文字,铭记于心!
时光洪流滔滔,教育薪火熠熠。涪陵老五中,前身为1903年创立的涪州官立模范高等小学堂 ,于巴渝大地涪城城西秦义园拔锚启航,为新式教育之先声,拉开涪陵现代教育发展的壮阔序幕。
辛亥革命后,学校更名为涪陵县立高等小学校,践行新式教育方针,紧跟时代步伐。1921年,县立中学与县立高小联合办学,“涪陵县立中小合校”诞生,初中部的设立完善了地方教育体系 。1933年,中小学分立,中学部定名涪陵县立初级中学校,1941年增设高中后,更名为涪陵县立中学校,逐步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教育迎来新曙光。1950年,三所公立中学合并,高中部组建省立涪陵中学。1955年,高初中分设,初中部定名为四川省涪陵第五初级中学校,“涪陵五中”正式得名。此后,1972年恢复高中招生,1973年改名涪陵第五中学校,1976年定名四川省涪陵第五中学校 ,1981年获批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83年随涪陵市设立更名为四川省涪陵市第五中学校,1997年重庆直辖,最终定名为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老五中扎根秦义园,历经风雨,孕育无数人才。这里走出了革命烈士孔乐三,他为理想信念舍生取义,精神永垂不朽;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深耕学术领域,科研成果斐然;国际象棋大师王蓁蓁,在棋坛绽放光芒 。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奔赴四方,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
2003年,为响应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战略,涪陵五中挥别老校址,整体迁至涪陵桥南天子殿居委。老五中虽已成为历史记忆,但它承载的百年教育底蕴、无数师生的青春岁月,永不磨灭。那些青砖黛瓦、黄葛树下的朗朗书声,都化作了学校发展的精神养分 。此校史碑,铭记往昔岁月,激励后人传承老五中精神,在新时代教育浪潮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