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牧歌一一捡拾珊瑚于时光的沙海(分享旧作之36:书城一瞥)
新书荟萃的书城座落在人烟鼎盛的市中区,宽敞的大厅里,少男少女们津津有味地翻看着青春言情小说或励志书;有深沉的中年人流连在哲学专柜:爱美的女士们翻阅着减肥等美容书籍;淡定的老年人埋首于老子言谈、星云大师的参禅论道……我手中是台湾作家舒国治的《流浪集》,书提倡极简哲学、离弃哲学,清新毫无市侩之气。作者看淡家庭观念,人生要义为出行,可又并非享乐,只为追求随意自在;物质要求很低,只买必需品:可是他又并非苦行,反而津津乐道烧饼、咖啡、茶、瓜子、葡萄干等食物妙处。一卷《流浪集》在手,似乎拥有一襟的清风明月。
看倦了抬头四顾,发现来来往往的女士都年轻美丽,岁月似乎没留下痕迹;发型有染有烫,或典雅地挽着髻,或妩媚地披散着大波浪卷;衣着各色系羽绒服,姹紫嫣红;百褶超短裙、毛呢短裤、羊绒大衣……时尚新潮;有些化着淡妆,戴着耳环,风情万种。如此缤纷绚丽的人文风景我10多年前可没这眼福。人们生活一天天富足,用在妆扮自己的开支也益加大方,光鲜的外表焕发蓬勃的活力,让人心喜。我想起舒国治的《人海》一文,他在公交车上如世外高人观察人们外表,揣度其思想,我不是和他一样吗?只不过换了个时空。
我身旁坐着一对父女,女儿在翻一本菜谱,“双黄狮子头、水晶虾仁、果烧猪手……”她喃喃自语,父亲在旁殷切地叮嘱:“快告诉我,爱吃哪一样?我明天给你做。”我笑了,为这个父爱盈盈甘当女儿专厨的父亲。
“圣诞巧克力球,哇!香草冰淇淋,哇!草莓海绵蛋糕哇!……”一声声童稚的惊呼将我的视线引向几米远的一位6岁左右的小女孩,她在看甜点书,显然她沉浸在幻想的美味世界里,自得其乐。我惊叹的是她看起来最多上学前班,怎么认识那么多字形较繁杂的字,像“诞”、“淇淋”,当她念出“葡式蛋挞”,我目瞪口呆:连“挞”字也认识!
一个 2 岁左右的小女孩蹒跚走来,后面跟着她的妈妈。可喜的是小女孩双手捧着一本美容书,口中嘀咕:“我要买一本回去!”她的妈妈哭笑不得,忙假叱道:“这么小,买什么美容书,快过来,我给你讲喜羊羊的故事。”
书城,这个洁净、文雅的殿堂,每天都上演着各式人间喜剧,物质生活充裕的人们不忘在这里不倦吸取各种精神营养。幸福的要义不正在于拥有精神、物质双重财富吗?很高兴处在一个人人全力以赴追求幸福的年代,我要把握手中的幸福,不让它从指间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