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那根弦要擅得更紧
立秋的风刚掠过树梢,蝉鸣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可天空的脸色变得快了。前几日或许还是朗日晴空,转眼就可能乌云翻涌——这阵子的天气,像个藏着心事的孩子,说变就变。政府的值班室里,灯光常亮到深夜,水文监测的数据在屏幕上跳着,预警信息一条接一条发往各村各镇;寻常百姓家的窗台前,多了双望向天空的眼睛,老人总念叨着“天变一时”,把雨衣和手电筒放在了最顺手的地方。
一场雨后、秋老虎发不起威了、2025.08.11
谁都忘不了那些瞬间:山坡上的泥土突然失去了耐心,顺着雨水往下涌,带着石头的棱角;原本温顺的小河涨红了脸,漫过堤岸往庄稼地里闯。这些时候,最要紧的是“躲”和“喊”。少去那些看着“悬”的地方吧——坡底的老房子、沟谷边的小路、靠山的菜园子,雨水泡透了土地,谁也说不准哪块石头、哪捧泥土会“发脾气”。真要是不巧遇上了异常,别想着“等一等”“看一看”,扯开嗓子喊是最管用的:“快跑啊!水上来了!”“山上往下滑了!”一声喊能叫醒一条街,一嗓子能拉回好几条命。
政府的干部们踩着泥水在村里转,不是为了“添麻烦”,是怕哪户人家的墙角被泡软了没发现;社区的喇叭一遍遍喊着注意事项,不是“瞎操心”,是怕谁一时大意忘了防备。这根弦,谁也松不得。松一秒,可能就是一户人家的锅碗瓢盆被冲散;松一步,可能就是田埂上那片刚要成熟的玉米倒在水里。
有人说“人在,啥都能再来”。是啊,房子冲了能再盖,庄稼淹了能再种,可要是人没了,灶台冷了,院子空了,啥念想都没了。立秋之后,日子该往秋收里走,该是盘算着谷仓能堆多满的时候。咱把心提一提,把眼擦亮些,政府盯着天气的“哨”,咱守着自家门口的“岗”,听见动静就互相扯着点,看见危险就赶紧往安全地方挪。
别让一场雨,浇凉了过日子的热乎劲。攥紧那根弦,不是怕,是为了平平安安等着稻子黄、等着柿子红,等着一家人围在桌边,说一句“今年收成错不了”。
——梦想起航亲筆、秋天到了、早晚凉爽、春起秋落、2025.08.11早安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