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皮家街的往事(一)
六十年代的皮家街口还没图1这么好,一坡都是很粗糙的青石条梯坎,路口左边是五一饭店的山墙,右边(图1零食摊)位置原有一个自来水公司设的、小放水房,房内坐一个收水票后给排长队担水居民放水的工人。
科普一下;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但家家都有两个专门挑水用的大木水桶,而且水桶越大越好,反正都是1分钱一挑。
在皮家街中下段的两边,那时还各有一个大宅门,大宅门里面是以前大户人家住的四合院,半新半旧四合院的红漆木墙、木廊、木门、木窗,都有做工讲究的飞鸟花虫木雕。
七十年代初左边的大宅门拆后,某单位修了一栋三楼一㡳的红砖卷垬房。
故事从修那红砖房打基础开始;
那个时候建房全是人工操作,基脚的土方挖好后是建筑社的石匠先进场。(那时的涪陵建筑社是集体所有制,地区建筑公司是全民所有制)在两人一组几组石匠中,有一组石匠一胖一瘦,在抬条石下基脚的时候,胖石匠总要背点杠子(多抬一节杠子),瘦石匠带得有个妹妹来工地打临工,他妹妹专门给他们担灰浆。有天雨后路滑,他两抬条石下基脚时,瘦石匠右脚一滑,被拐伤得不轻,他的长辫子妹妹心疼得直哭,她和胖石匠赶紧扶他哥哥去了长江饭店挨着的城关镇卫生院。
无无兴趣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