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是双向奔赴
——锦旗背后的故事之四
作为患者,最希望碰到什么样的医生?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医生敢夸口说自己能够治愈一切疾病。但,一名良医,至少具备相当水平的医学技能,能够切实地减少患者躯体疾病的痛苦。同时也能发自内心的关怀患者,用言语和行动给予患者安慰……总之,患者希望碰到的,一定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作为医生,最希望遇到什么样的患者?
患者本人通情达理,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对医生的难处予以理解和体谅。患者的家庭关系相对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单纯,相互友爱,并且和患者一样,对医生信任、体谅。从而让医生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于治疗而不用考虑医学专业之外的事情……总之,医生希望的,是和患者及其亲属相处和睦,彼此信任,相互包容体谅。
如果最理想的医生和最理想的患者遇到了一起,那就是最美的双向奔赴。
今天要介绍的这面锦旗,背后就是一个双向奔赴的故事。
烈日灼灼,40℃的高温炙烤着涪陵大地,却挡不住一份跨越生死的谢意。7月17日正午,涪陵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诊室里,一面鲜红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一位已故患者的家属冒着酷暑送来的,汗水顺着家属的脸颊滑落,与眼中未干的泪水交织,将一段医患真情的故事晕染得格外动人。
这位患者罹患肝硬化失代偿期多年,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糖尿病,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顽固性腹水也如影随形,饱受病痛煎熬的他,病情更是在反复中不断加重,生命在病痛的泥沼里艰难跋涉。此前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均未收获满意的答案。而在涪陵区人民医院就诊后,患者从这里的医护人员身上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关爱,得到了针对性定制的治疗方案,从此再没到其他医院就诊。
治疗期间,老年医学科医护团队始终秉持“严谨为医,温暖为怀”的信念:从饮食的精细指导到利尿剂的精准调整,从水电解质平衡的动态监测到出入量的严格把控,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到抗乙肝病毒的规范治疗,从腹水引流的精准操作到中西医结合的协同施治……他们为患者量身定制每一套治疗方案,像守护精密仪器般紧盯病情变化,只为能为患者多减轻一分痛苦,多延长一天生命。
医护人员的付出远不止于诊疗本身。医护团队一次次与家属促膝长谈,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复杂病情,抚平家属焦虑的心灵;护士们日夜轮守在病床边,每一次体格检查都准确细致耐心,每一次腹腔穿刺引流都力求轻柔,每一次药物调整都反复核对。他们在每一项检查项目的选择上都慎之又慎,不仅盯着化验单上的数字,更在意患者皱眉时的疼痛、沉默时的不安——一句“嬢嬢,今天感觉好点了吗”的轻声问候,一个为患者调整卧位的细微动作,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在肝衰竭的病程里,大家都清楚前路难行,但患者始终信任地说“听医生的”。患者疼时,家属满面愁容悄悄抹泪却始终开解患者说“别着急,医生会想办法的。”他们不断规范诊疗方案,患者从不质疑,只反复道谢。
尽管终因疾病的不可逆性,患者还是遗憾离世,然而“我们懂你的疾苦,你信我们的专业仁心”——这句科室里朴素的信念,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愈加耀眼。
骄阳炙烤人间,却挡不住致谢的脚步,锦旗上“杏林春暖慰亲恩,厚德仁心泽后世”两行烫金大字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家属的肺腑之言,更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
高温依旧,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感恩让科室如沐春风。白衣天使们望着锦旗,再次读懂:所谓求医治病,在治疗上从来不是单向的救治,而是医方以专业托底,患方以信任回应。当白大褂的温度遇上病床边的体谅,冰冷的治疗过程便有了暖意,这便是病房里最坚实的双向奔赴——你为生命护航,我予真心相托。
本文由涪陵在线网友上传并发布,涪陵在线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涪陵在线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站删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