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守干预”到“功能重建”,涪陵区人民医院骨科构建膝关节骨关节炎阶梯诊疗新体系!
古语有云:“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8.1%,约1.2亿人受其困扰。很多中老年朋友一听说膝关节骨关节炎就会担心:是不是都要换关节?做完手术需要长期卧床吗?伤口会不会很疼?面对这些疑问,涪陵区人民医院院长、医学博士朱芸表示:“千万不要自行脑补!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即使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现代医学也能通过科学治疗和康复技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尽快恢复。”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及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O型腿、X型腿畸形。该病主要困扰中老年人、肥胖者、绝经后女性、特殊职业群体及代谢性疾病患者。“涪陵地区因山地地形、湿气重等因素,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者中70%为农村中老年人,早期缺乏规范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面对这一高发疾病,涪陵区人民医院骨科在朱芸的带领下,创新提出“系统化阶梯治疗”理念,根据K-L分级(0-Ⅳ级)、年龄及功能需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个体差异及功能需求,分阶段制定科学方案。从早期控制症状到晚期重建关节功能,涪陵区人民医院骨科通过“阶梯治疗”理念,将保守干预、微创保膝与手术置换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路径。朱芸强调:“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过科学分级避免过度医疗,同时为晚期患者提供手术方案。”
阶段一:非手术治疗——延缓病程的关键。对于K-L分级0-Ⅱ级患者,骨科团队以控制体重、减少负重活动为基础干预,联合热疗、超声波等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葡萄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等药物治疗手段,以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开展治疗。
▲指导患者关节锻炼
阶段二:微创治疗——保膝技术的突破。针对Ⅲ级患者,开展关节镜清理术(清除游离体、修整半月板)及PRP(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促进软骨修复。关节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PRP注射利用患者自体血浆提取高浓度生长因子,加速组织再生。
▲关节镜清理术
阶段三:手术治疗——从保膝到置换的科学抉择。手术形式较多,具体包含: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纠正下肢力线,适用于单侧间室病变且存在关节外畸形者(如年轻患者);单髁置换术(UKA)是置换病变间室,保留健康关节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则是针对晚期Ⅳ级患者,彻底替换病变关节面,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涪陵区人民医院骨科的全膝置换术由院长、医学博士朱芸主刀,他已累计完成数百例该手术,患者术后HSS评分平均提升40分。通过术前镇痛、术中局部麻醉、术后冰敷加压等多模式镇痛的快速康复(ERAS)路径,将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相较其他医院,手术费用降低20-30%,惠及更多基层患者。
52岁女性患者刘女士因膝关节持续性疼痛6个月来院就诊,核磁共振(MRI)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内侧软骨Ⅱ度磨损,K-L分级Ⅱ级。针对其病情,骨科根据阶梯治疗原则为其制定方案。通过基础干预控制体重、减少负重活动,并配合中药外敷缓解局部炎症。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靠墙静蹲训练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稳定关节。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补充关节润滑液,口服氨基葡萄糖促进软骨修复。治疗1个月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从7分降至4分,2个月后疼痛进一步缓解至1分,日常活动基本无受限,门诊随访未见复发。通过多维度干预延缓病程进展,为患者保留自身关节功能提供有效路径。
61岁徐大爷因双膝持续性疼痛伴活动受限来院就诊,通过核磁共振(MRI)及X射线检查,提示患者内侧间室严重磨损、髌股关节骨质增生,下肢力线内翻(K-L分级Ⅳ级)。经过骨科团队评估后,由朱芸主刀为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采用微创入路,准确截骨并植入个性化假体,纠正下肢力线,术后1天即可下地负重行走。手术全程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随访6个月,HSS评分从术前45分提升至85分,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110°,疼痛缓解,步态恢复正常。通过科学手术方案与快速康复(ERAS)路径,重建关节功能,大幅缩短康复周期,为患者重拾无痛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涪陵区人民医院骨科以“微创化、科学化、智能化”为核心,构建膝关节疾病诊疗体系,覆盖关节镜、HTO、UKA、TKA全流程手术,年手术量超400例。科室与华西医院、西南医院、洛阳正骨医院建立学术合作,定期派员进修学习。
骨科学科带头人朱芸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耕关节外科领域,擅长髋关节及膝关节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坏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早期保关节治疗及晚期置换治疗,对于关节置换后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及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等复杂关节置换并发症也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教育部博士点课题1项,参与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1项,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4篇,参与制定专家共识2部。
核心团队包括2名副主任医师(专注关节镜与保膝手术)、2名主治医师(术后康复与慢性疼痛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正骨手法与运动康复融合,减少术后粘连。
未来,科室将引进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联合基层医院建立分级诊疗网络,推广阶梯治疗模式,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同时,将深化保膝技术研究,扩大HTO及UKA适应症,降低TKA比例,延长关节使用寿命。“膝关节骨关节炎并非不可逆,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每个人都能拥有‘无痛行走’的权利。”朱芸说道。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区域协作的深化,涪陵区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创新之力,守护更多患者的“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