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下浩里和龙门浩
下浩老街,位于重庆南岸区,临近南滨路,紧靠东水门长江大桥的一个斜坡上的街区,主要有下浩正街、董家桥、觉林寺街、葡萄园等街道。2016年6月15日,老街花园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7月17日,敖溦受邀参加TED在重庆的演讲活动,她与下浩老街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人们称她为“南岸女侠”。1中文名下浩老街位置重庆南岸区包括下浩正街,董家桥, 北宋起源:龙门浩得名于苏轼三父子赴考途经重庆时,见长江石梁形似龙门,遂题名“龙门浩”,南宋绍兴年间石上刻字成为古迹。地理特征:因江中数公里长的碛石(枯水期形似长龙)得名,巴渝方言称小港为“浩”,故称“龙门浩”。景观地位:明清时期列为“巴渝八大景”之一,后为“古巴渝十二景”中的“龙门浩月”,以江心回旋如满月的独特水文景观闻名。2. 历史发展脉络开埠时期(1891年后):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内陆通商口岸,外商洋行(如立德乐洋行)聚集,形成“洋人街”。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首都外事机构驻地,美国、意大利大使馆等入驻,现保留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旧址等遗址。文物南迁:安达森洋行曾作为故宫文物临时避难所,现建为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全国首个同类纪念馆)。3. 建筑与文化特色规模与保存:占地540亩,含200余幢建筑,其中18栋为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格融合:清末民初建筑兼具中式典雅与西方现代元素,修缮时使用160万块旧砖、40万片旧瓦,以“修旧如旧”原则还原风貌。多元文化: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如觉林寺)交汇,非遗项目(川剧变脸、糖画等)丰富。4. 现状与旅游价值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免费游览。网红地标:近年成为比肩洪崖洞的打卡地,拥有网红小店、观景台及东水门大桥最佳拍摄点。夜间经济:2022年入选重庆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