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人民医院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从技术到科研全面发展,让椎间盘疼痛无处藏身!
你是否经常不自觉跷起二郎腿,弓腰驼背玩手机,瘫在沙发里“葛优躺”,弯腰劳动一干就是几小时……长期的不良姿势和负重劳作,都能让椎间盘“破防”,随之而来的就是疼痛、麻木、无力甚至行走困难。涪陵区人民医院涪陵区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打造椎间盘疾病诊疗“超市”,为患者提供椎间盘疾病一站式诊疗方案。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打造区内首个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
2021年6月,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工作目标,同年6月22日,区卫生健康委批准区人民医院疼痛与康复医学科牵头成立涪陵区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为响应国家卫健委提出建设专病医学中心的号召,提升涪陵区椎间盘疾病诊疗水平,涪陵区疼痛医学科创中心牵头设立区内首个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中心的设立,不仅提升了公共健康服务水平,减轻医保负担,还填补区域技术空白,推动学科发展,并通过一站式服务减少误诊和转诊,降低患者就诊成本。
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牌匾
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自成立以来,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疼痛科的大力支持。2024年3月24日,涪陵区人民医院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立强教授工作室,并聘任杨立强教授为涪陵区疼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名誉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每月派专家到院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专题讲座等。中心的发展也吸引了各基层医疗机构乃至周边区县的医务工作者前来进修学习,将椎间盘疾病诊疗技术真正下沉至基层,实现“技术共享、患者受益”的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立强教授工作室授牌
开展多种先进技术
根据疼痛程度“量体裁衣”
椎间盘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主要收治颈椎、胸椎、腰椎部位的椎间盘疾病患者,包括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等原因诱发的神经性疼痛患者。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以卓越的技术实力,熟练掌握并应用多种先进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如椎间孔镜手术、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臭氧消融术等微创手术。
疼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翔在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重庆学术部暨涪陵区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中授课
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开展特色诊疗技术
除此以外,针对这些病症,中心创新研发了阶梯治疗特色疗法,对不同症状患者开展个性化治疗。阶梯治疗法涵盖了从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到开放手术的各种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级阶梯为中医传统+康复治疗;二级阶梯为针刀、银质针、内热针、神经阻滞治疗;三级阶梯为颈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胶原酶溶解术;四级阶梯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五级阶梯为开放手术。
一级阶梯诊疗(左)二级阶梯诊疗(右)
三级阶梯诊疗(左)四级阶梯诊疗(右)
涪陵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涪陵区疼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疼痛与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李翔表示:“涪陵区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通过整合疼痛科、骨科、麻醉科、中医科的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MDT)诊疗模式,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在技术上实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康复-随访一站式诊疗服务,有效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就医体验。”
涪陵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李翔
外地患者慕名就医
个性化治疗解除病痛
涪陵区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自成立以来,吸引了重庆周边区县乃至外地患者前来就医。胡女士20年前与台湾户籍的丈夫结婚,遂移居台湾定居。3年前,胡女士因为腰腿疼痛加剧而十分苦恼,辗转台湾多家医院,一直未见好转,得知涪陵区人民医院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医护团队医术精湛,便慕名而来。李翔为其耐心诊治,效果出乎意料。胡女士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十分严重,走路10~15分钟就需要休息,各种治疗手段尝试后效果不佳。这一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一次小针刀后,症状明显减轻,做了两次后,效果出乎意料,疼痛的感觉基本消失,感谢李主任的精湛医术,感谢医务人员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
进行小针刀治疗
91岁赵奶奶,右大腿反复胀痛难忍长达一周,无法下床行走,在外院治疗数日不见好转,严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患者家属十分焦急,在夜间前来就诊。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和查体,考虑患者的病症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次日完善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结果提示与医生评估的病情一致。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到患者除高龄外,还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都很高,打针输液效果甚微,疼痛与康复医学科在联合麻醉科、放射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多科会诊(MDT)讨论后,决定采取镜下髓核摘除+扩大成形(椎间盘孔镜)治疗。术后一周,患者康复出院,一个月后电话回访,患者已恢复之前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
术中穿刺椎间盘
从临床到科研全面发展
让疼痛无处藏身
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人李翔的卓越贡献和不懈努力,他统筹资源,招聘人才,引进设备,推动中医教研一体化,建立跨院合作。在他的带领下,疼痛与康复医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科室作为区域重点学科、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重庆市疼痛专科联盟副理事单位、涪陵区疼痛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涪陵区疼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涪陵区疼痛医学先进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和巾帼科创团队,主要分为疼痛、康复、风湿病三个专业组。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荣誉墙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共3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5人,开放床位120张,内设独立80平方米微创手术室、拥有C型臂、彩超、德国进口椎间孔镜手术系统、臭氧治疗仪、射频治疗仪、低温等离子系统、经颅磁、冲击波、骨质疏松诊疗系统、康复诊疗系统等一大批高端设备。科室建有“李翔疼痛诊疗人才导师工作室”和“重庆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3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4部,获得专利6项。荣获重庆市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涪陵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涪陵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各1项及工人先锋号、优秀医疗团队等荣誉称号。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医护团队合影
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在疼痛与康复医学科的带领及多科室的协同配合下,不断发展。通过扩建病区,拟将床位从现有的120张增加至200张,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并引入AI影像诊断系统,这不仅能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除此以外,还将成立针刀实验室、重庆市针刀培训基地、疼痛医学科创中心专科联盟,积极探索脊柱疾病大数据平台,开展基因研究,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遗传学研究方法,探索椎间盘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发展规划,努力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服务标杆,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