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介绍之东关清真大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与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齐名。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南侧,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主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占地363平方米。
<历史沿革>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据现存寺内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1914年5月立)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1948年8月立)两块碑文记载,这座大寺已经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铺佐他开国有功的回族将领沐英为西平侯,镇守今甘青地区。当时明王朝通过屯兵、移民等一系列实边措施,居住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了适应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族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族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不久,一座占地面积达28000平方米,修有2000余平方米的大殿,两个宣礼塔、一座碑亭院及一些辅助建筑物的清真大寺,在今西宁东关大街拔地而起。
<建筑特点>
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座融塔、墙、殿为一体的伊斯兰建筑,正中的礼拜大殿为全寺最大的建筑物。整个建筑式样别致,结构分明,每逢礼拜、三大伊斯兰教节日,数以万计的穆斯林汇集在此举行隆重的聚礼活动。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
<主体建筑>
1. 大门:寺院的大门为五门大牌坊格式,上嵌“东关清真大寺”几个大字。
2. 宣礼楼:两侧有高8米的宣礼楼,是三层六角形的中国式亭阁建筑,宣礼楼又称拜克楼,是专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唤醒阁”。
3. 礼拜大殿:大殿坐西朝东,以使信徒做礼拜时可正对西方朝拜圣城麦加。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砖木结构,其建筑形式是卷棚、大殿、后窑殿合为一体。大殿顶部装饰有金光灿灿的藏式馏金宝瓶,这是由甘肃拉卜楞寺的僧众集资捐送的,为国内清真寺所仅有。大殿内的18根大柱,则是互助佑宁寺的慷慨赠予。
4. 南北楼:大殿南北两侧是两座两层的厢楼,为歇山式建筑。大殿和厢楼紧相毗邻,浑为一体,十分协调。
<文化意义>
东关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自民国以来,这里培养出了大批的伊斯兰教学者,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在海外传播着伊斯兰文化。每当伊斯兰重大节日时,数以万计的穆斯林教徒会聚集在这里,举行隆重肃穆的宗教活动,共同庆祝这一神圣的时刻。
东关清真大寺以其古朴雅致、庄严肃穆的氛围和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这座大寺不仅是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