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格律诗,万难也心甜
退休后,因为一位师范同学的推荐,加入了武隆区诗词学会群。不想,学会要求群里的成员每月必须写格律诗一首。我从来没有学过怎样写格律诗,但伟人的七律《长征》早已烂熟于心中。就尝试着写七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妇女节到了,诗友们的诗词如雪片飞进群里,我还是写不出来。
夕阳之下,我徜徉于长滨路的美景中,看到很多新郎新娘在长滨公园拍婚纱照。一时兴起便赋诗一首:
七律
妇女节礼赞
三月春风拂两岸,
百花盛开桃花艳。
天生丽质如芙蓉,
柳腰袅娜似云烟。
翩若惊鸿掠花海,
静如明月映湖面。
皓腕纤腰眸生媚,
倾城倾国渝美颜。
同在群里的老校长唐宗元,看到后万分着急。在私信中给我说,你写的这首诗不能叫做七律,押韵存在8个问题,平仄存在16个问题,重字7个;另外三四句,五六句对仗不工整的地方至少也有5个。
简单的56个字的七律诗,竟然有36个问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特别不服的是偶句的末尾一字的韵母都是an,怎么能说我不押韵呢?
看来我对写格律诗一点都不懂,只有去买教写格律诗的书来看。虽然知道了格律诗的一些要求,但限制太多,空间太小,要求又太苛刻,还是不敢写。
五一节回老家鸭江镇看望年迈的母亲,下着大雨又堵车严重。在车中被困得发荒时,居然触发了我的诗情,就在手机上大胆的写了一首绝句,并发在师范的同学群里。
五一回家堵车有感
一路风雨一路堵,
艰难困苦随风飘。
移步异景家乡近,
也引诗情上碧霄。
一位同学说有两处不合律,还给我改成了合律的诗。另一位同学说,“一路风雨”,哪来“碧”霄?
回到鸭江镇后用软件“诗词吾爱”检测,果然平仄有4个问题,还有3个重字。同学改后的诗则好一点,但平仄仍有2个问题。经过网上查阅和反复斟酌,费了很大的周折才解决了这7个问题。于是,有了人生的第一首七言绝句:
五一回鸭江堵车有感
郭春红
大雨如帘一路锚,
艰难困苦伴风飘。
移车异景家乡近,
游子诗情上九霄。
回到家乡,看到小镇经过改建已经焕然一新,又看到母亲身体特别好。非常开心!就大着胆子又开始写七律。经反复推敲磨合,也终于有了人生的第一首七言律诗:
七律
五一回鸭江观感
郭春红
五一回家看母亲,
山青水秀景如春。
明清建筑古风旧,
现代街衢格调新。
茅屋团圆关爱厚,
酒楼聚会友情醇。
繁华都市难稀罕,
只想常居不做宾。
第三天,在街上偶逢儿时顽伴,便邀其酒楼喝酒;第四天,云开雾散,风和日丽走亲戚吃满十酒;第五天夕阳西斜,返回重庆。在此期间又得新诗两首:
鸭江路逢儿时顽伴
郭春红
五一回家喜笑颜,
适逢路遇少时顽。 开怀畅饮千杯少,
西下斜阳忘了还。
五一鸭江行
郭春红
雾里看花回故土,
小车轻快雨中臻。
古时院落容颜攺,
现代乡村面貌新。
风卷云舒观美景, 天高日丽走朋亲。
上班晚辈催声紧, 山水斜阳一骑尘。
这次回乡,得诗四首,不此虚行。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我不敢写格律诗的禁忌,为我开启了一条新的文学之路。
初学格律诗,确实万般艰难,无从下手。如果没有老领导唐宗元校长的鼓励和指导,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借此机会,感谢唐校长的细心教导和无私帮助!谢谢!衷心的感谢!
其实,我更擅长于写天马行空的散文和游记。如果把诗歌融入其中,一定能够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明天你们将在“涪陵在线”上看到我写的一篇新散文,此文中有我写的三首新诗。
谨请期待!
2024年5月16月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