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风杂谈] 【老張讲故事】它在农村消失了几十年,你们见过吗?
每当夜深人静时,年过半百的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以往的岁月,回想起几十年前的往事趣事,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于是就有了【老張讲故事】。
端坐灶门前
手摇大转盘
呼呼风声起
灶内黑煤燃。
时间回到八十年代初,在当时的李渡农村,除依大山而居的人家外,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缺柴烧,此时电炒锅电饭煲还没问世,一年四季都是靠那几捆苞谷梗和麦杆在烧火煮饭,而那为数不多的麦杆,还要挑些去造纸二厂卖点盐巴钱,所以柴火差了大半年。
出于无奈,很多人就选择了烧河煤,但河煤又要强大的风力吹动才能燃烧,到底用什么东西能产生强大的风?它就是在角落里沉睡了几十年,今天才无意中看到它的鼓风机。
今天第一眼看到它,脑海里就立即浮现出以前的岁月,想起那烟熏火燎的日子。
也许九0后的人还没见过这原始的手工制品,它基本上都是用木板做成外壳,用铁皮做扇叶,一块铁皮敲打成一个五十公分直径的圆圈,中间一个十字架作支撑,再加个摇柄,用一根指头宽的汽车内胎胶皮作转动装置,如果有人在工厂里,那就偷偷的做一个全铁皮的,也算最高级的了。说到用鼓风机那个年月,真的是又苦又累又脏,煮一顿饭下来头上全是煤灰,爱干净的还要戴一个草帽在头上烧火,脸也是黑乎乎的,哪个都不愿坐灶门前。
一看到鼓风机,我就想起隔壁邻居初冬的那个早晨:“筲箕(耍名),七姊妹都当顶了,你还在挺瞌睡,快点滚起来发煤炭火煮猪红苕”。睡意朦胧中听见隔壁大嫂在大声喊他还在美梦中的男人,喊了好几声,男人继续打着“扑汉”(呼噜),也许是太累了。过了好一阵,在昏暗的灯光下,见隔壁大哥用右手揉了揉还半眯着的双眼,有气无力地答道:“起来了”。
由于他们的厨房在外面是单独的,很远就能见他们的举动。只见大哥坐在灶门前,先绾(音:晚)了一把干谷草点燃,右手轻轻摇着鼓风机,左手用煤铲把用黄泥巴和水调好的煤炭撮进灶内已燃烧的干谷草上,右手再快速摇转鼓风机的转盘,煤炭迅速燃烧起来。不一会,大嫂已把喂猪的红苕藤宰好并倒在了锅内那半粑不硬的红苕上面,三四十分钟后,用来喂猪的红苕已煮好,此时天才蒙蒙亮。
我才踏出门口,只见隔壁大哥大嫂一人端一大碗米少苞谷多的稀饭,坐在地坝边的石头上大囗大囗的喝。
“筲箕,你看你男子八叉的,期饭像妇人咯,赶倒点期了下街去把鼓风机皮带买回来,我看要断了”,大嫂催促的声音又响起。
正好我家的煤也烧完了,干脆跟隔壁大哥一路下街去称五十斤煤炭挑回来吧。
岁月流逝,风靡了十多年的木制鼓风机已被现代的电风鼓淘汰,而电风鼓也没在农家站稳几天就退出了舞台,如今只有搞开张庆典时、大门口的大红拱门才能用上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