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狂犬病,大家并不陌生,狂犬病可怕吗?
可以说,迄今为止,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法治愈狂犬病的。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每年都会有人因狂犬病发作而失去生命,所以唯有做好预防,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如何预防呢?现在就由
涪陵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狂犬病的科普知识。
一、哪些情况可能患狂犬病?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罕见情况下,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或吸入气溶胶而感染病毒。
有可能传播狂犬病的动物有哪些? 犬和猫、野生的哺乳动物、蝙蝠具有高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兔形目及啮齿类动物具有低风险;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龟、鱼、鸟类等可视为不传播狂犬病的无风险动物(人咬伤为特例,建议到犬咬伤门诊具体咨询)。
二、暴露后伤口处置和预防接种须知 (一)伤口处置
在疑似狂犬病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无浓度要求)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冲洗时间15分钟,用具有病毒灭活的消毒剂(如碘伏,不包括酒精)消毒伤口。建议及时就医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外科处理。
(二)预防接种(根据暴露级别不同,运用不同的预防方案)
1.I级暴露:有接触未受伤。完整皮肤接触,包括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此种情况下可进行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也可不接种,如长期接触可能传播狂犬病的动物者可选择预防接种。
2.II级暴露:受伤没有出血,包括裸 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等,此种情况下建议及时行伤口处置,尽早进行狂犬疫苗预防接种和就医咨询,必要时进行破伤风预防。
3.III级暴露: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包括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 殖器的咬伤。蝙蝠为特例,接触蝙蝠后按III级暴露处理。发生以上暴露时,应做到:(1)及时就医,及早进行伤口处置;(2)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3)局部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4.破伤风预防。
三、常见问题解答 (一)最近感冒了可以进行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吗?
接种狂犬病疫苗没有绝对禁忌症,评估风险后,如风险较高都建议及时接种,建议暴露后及早就医评估风险。
(二)不进行狂犬病预防一定会患上狂犬病吗?预防接种后一定不会得狂犬病吗?
如上所述,只有在破损的皮肤接触狂犬病毒后才有可能患狂犬病。预防接种是人在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情况下,通过主动、被动免疫进行抵抗狂犬病毒,无法达到100%效果,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风险。
(三)是否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防接种?
不是的,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在机体产生狂犬病毒抗体,对狂犬病具有一定免疫力之前都可以进行预防接种,通俗说来就是发病之前都可进行预防接种,但越早越好。
(四)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什么?注射疫苗后可否不再注射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只在III级暴露及特殊部位的II级暴露时才需要注射。它的真正作用是通过局部注射直接中和伤口处理时残留的病毒,最大程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从而降低发病率,延长潜伏期,为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前提供进一步保障。所以通常需要使用时都建议局部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涪陵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设置有专业的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门诊,拥有8人组成的医疗团队,每一位医师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科室配备有专业犬咬伤伤口冲洗设备。每月接诊犬咬伤患者约500人次;每月接种狂犬疫苗约2000支;科室开展24小时狂犬疫苗接种、狂犬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破伤风疫苗接种及免疫球蛋白注射、伤口冲洗,创口清创、缝合等服务。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将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文由涪陵在线网友上传并发布,涪陵在线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涪陵在线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站删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