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黄薪火・精研中医精粹!涪陵中医院举行文仲渝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授牌暨拜师仪式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儿科传承创新发展,11月24日,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涪陵医院(涪陵区中医院)举行传承岐黄薪火·精研中医精粹——重庆市名中医文仲渝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授牌暨拜师仪式。区卫生健康委中医与中药发展科科长叶义菊,医院在家院领导、文仲渝教授、各临床科室中医骨干、医务部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中医传承使命的重要时刻。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培舰主持。
区卫生健康委中医与中药发展科科长叶义菊对文仲渝教授的医者仁心与传承担当表示致敬,对涪陵区中医院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致敬传承,文教授以无私胸怀传递中医智慧,是中医药文化绵延千年的力量源泉;二是祝贺平台,传承工作室将成为涪陵中医儿科人才的“孵化池”与临床经验转化的“试验田”;三是期许弟子,要求青年医师“勤跟师、善思考、重实践”,将文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转化为守护儿童健康的实践能力。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持续支持工作室建设,推动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党委书记杨在亮宣读《关于成立重庆市名中医文仲渝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的文件,标志着医院中医儿科传承工作迈出坚实的一步。
文仲渝教授是重庆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以“儿科为哑科”为核心理念,独创“四诊合参、整体观辨证论治”体系。她曾跟随国医大师段亚亭学习三年,自拟“滋阴潜阳熄风汤”治疗抽动症、“宣肺消肿散结通窍汤”治疗腺样体肥大等经验方著,其临床经验编纂入《薪火传承》《文仲渝医案》,成为巴渝中医儿科流派领军人物。她主导推广的中医外治疗法如小儿推拿、捏脊疗法、穴位贴敷等,为无数患儿减轻服药负担,被载入《中国女医师风采录》等专业期刊杂志中,彰显了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典范形象。
在热烈的掌声中,授牌仪式正式开始。一段崭新的传承篇章正式开启,一个汇聚智慧与希望的新平台就此落地生根。
在庄重的拜师环节中,弟子万莉、王滨娜、王畅向文仲渝教授行“三鞠躬”之礼:一鞠躬,敬师长,感恩文教授倾囊相授;二鞠躬,敬中医,立誓守护儿科健康使命;三鞠躬,敬传承,立志弘扬中医精粹。随后,弟子们敬奉清茶、献上鲜花,文教授回赠象征医道传承的信物,寓意“师承有道,医路同行”。
文仲渝表示,中医儿科是民族育儿的智慧宝库,传承需“口传心授+院校教育”相结合,其传承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自己也将继续毫无保留地传授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希望学生以恒心毅力治学,怀仁心以济世,存慈爱以扶幼,不负医者之名。
学生代表万莉表示,将恪守师训,尊师重道;潜心问道,笃学不倦;勤于临证,知行合一;矢志传承,勇于担当,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坚定的决心投身于中医儿科事业。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代代相承的师承体系,涪陵区中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此次成立重庆市名中医文仲渝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既是医院深化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创新举措,更是为区域中医儿科发展培育后备力量、夯实人才根基的重要实践。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儿科专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让传统医学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守护儿童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