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城事] 涪陵籍院士夏佳文一行莅临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参观指导并作新一代重离子技术学术报告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涪陵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夏佳文及其夫人一行来院指导调研。区政府副区长郑小平,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菲,医院党委书记王朝永,党委副书记、院长范德庆陪同。
夏佳文院士一行对医院门诊、PET-CT中心、放疗中心、院史馆、科研楼等进行了实地参观,深入了解医院在临床诊疗、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医院近年来在肿瘤综合治疗、医学影像技术及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就高端医疗装备配置、多学科协作机制提出了宝贵建议。
学术报告会上,夏佳文就《国家重大创新医疗装备 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主题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医院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报告中,夏佳文系统介绍了重离子治疗相较于传统X射线等放疗手段的显著优势。他指出,重离子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剂量能在肿瘤靶区集中释放,形成高能量的毫米级精准治疗束,并具备精确可调的穿透深度,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目前重离子治疗已成功应用于50多种不同部位的肿瘤治疗,其中以肺癌和肝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最为突出。“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重离子治疗显著提升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长期存活率。”
夏佳文介绍,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正朝着“小型化、低成本、少占地”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一技术突破极大降低了建设和运营门槛,为重离子治疗在全国乃至基层地区的广泛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他表示,未来有望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国产化推进,使这一尖端技术真正走进区域性医疗中心,惠及更广大患者群体。
作为土生土长的涪陵人,夏佳文院士深情表示,家乡的医疗事业发展令人振奋,希望未来能推动重离子治疗技术在成渝地区、特别是在涪陵落地应用,让前沿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家乡百姓。
王朝勇书记在讲话中对夏佳文院士的回乡指导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夏院士作为我国重离子加速器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将毕生心血投入到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国产大科学装置的宏伟事业中,并以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科技创新回报养育之恩的崇高境界值得敬佩。他指出,医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和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打造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夏佳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原理事长,广东省核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及首台国产重离子肿瘤治疗装置总工程师。
2002年被评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获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日本高能加速器“西川奖”,2009年“何梁何利物理学奖”,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