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讲故事】被遗忘的口袋肉
吃涪陵榨菜,用涪陵话摆涪陵农村几十年前的老龙门阵,让老辈子们重拾青少年时的记忆,让晚辈们更了解父辈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40年前,在各大乡镇的肉摊子附近,三不两时总有那么几个人背着背篓站在不远处东张西望,他们既不是偷二,也不是摸包客,他们到底在观望啥子?
上世纪才刚踏进八十年代,涪陵农村基本上都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温饱问题免强得到了解决,为什么要说免强?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杂交水稻、杂交苞谷还没普及到涪陵的各个乡镇农户,田间地头种植的还是以前的当地老品种,水稻、苞谷亩产只有三四佰斤,田少土少的地方除了国家的公粮外还要节约点才免强够度日。在那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的经济🉑以说还吃紧得很,农民的收入还在原地踏步,一年的农业税和集体各种提留款都难倒好多家庭,给别人抬石头才2块钱一天,100斤麦杆卖给造纸厂,还要上等才能卖4块钱,100斤精选鲜榨菜也只能卖4块钱。一个生产队除了仅有那二三个工人家属每个星期能吃上一顿肉以外,一般的家庭、特别是多生子女家庭想一周吃一顿肉简直是幻想加奢望。拖久了只有去买1块半钱一笼的猪大肠、1块钱一笼的猪心肺回来炖一鼎罐让大人娃二厰开肚皮打一顿牙祭。(一笼:一个猪的大肠叫一笼)
有时口不吃舌不吞想不尽的办法凑点钱下街赶场去买点正南齐北的槽头肉,去的时候还得背一个背篓,背篓里放一根口袋,天不亮就出门,走到肉摊子旁边还不敢贸然靠近下手,还得站远点仔细四处观望看有熟人在附近没得,确定没熟人后才快速下手买,买好肉后赶紧装进背篓里,上面用口袋遮好后快速离开肉摊。
回家的路上都是单独走,如果被同一个生产队的人、特别是爱翻嘴的邻居看见了,别人会到处宣扬说你不会打算,又还没钱用又还要去割嘎嘎吃,如果不小心被本队的队长和妇女队长看到了,马上问:“耶,你还在割嘎嘎呀,提留款哪阵才交哟”?
说你好吃和来催收你的提留款还好点,关键还会影响儿女们的婚姻大事,比方说你家儿子耍了个女朋友,多事邻居想方设法都要把你女朋友夺脱:
“某妹儿,你啷个跟他两个耍朋友哦,他屋里又没钱用还干超,生产队的提留款都拿不起,还三不两时去割嘎嘎来期,你才是瞎错了眼睛啰”。
如果是哪家的女儿耍了个男朋友,好事者如果在街场市口碰见了男娃二的父母,马上就凑上去寒喧几句,接着就说:“某大哥,听说你们那个娃二是跟某某姑娘两个耍朋友哈?你们那个儿都还生得标标致致的,啷个跟她两个耍嘛?那个姑娘屋里一家人都爱买这样那样的来吃,经常我还看到她屋的人下街去割嘎嘎,她本人也是个五香嘴和油嘴猫,要不要都看到她走路都在牙嚼八嚼的,你那个家庭有好多钱经得起她来吃嘛?你硬是遇得倒哦”。
几句话一说,老一辈人又好面子又听不得这些骚言杂语,哦豁,儿女们的这一桩婚事就除脱了!
为了躲避邻居和熟人,为了不给儿女们找麻烦,很多人割两斤嘎嘎就像当强盗一样,无奈呀!
年轻朋友们,你们没经历过那个年月,没见过当年的人和事,没见过当年父辈们那个生活场景,真的不易呀!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