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城事] 聚力医教协同·共谱岐黄新篇|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筹)与涪陵卫生健康系统召开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医教协同、产学融合”,助推涪陵区中医药事业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12日,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筹)与涪陵区卫生健康系统成功召开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座谈会并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兼)、区疾控局局长张海艳,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由重庆市中涪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涪陵李志沧中医骨伤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会。
座谈会上,多方代表围绕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重庆市中涪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区卫生健康委、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涪陵李志沧中医骨伤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各专家教授进行聘任仪式,标志着区域医教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会上,张海艳指出,此次合作是涪陵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响应国家战略、契合区域需求的“顺势之举”与“共赢之策”。她强调,涪陵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拥有优质的医疗服务网络和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这一人才培养“主阵地”,此次携手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对接,必将为涪陵中医药事业注入全新动能。对于合作前景,张海艳提出明确期望:各方需锚定目标抓落实,将共建基地、联合培养、科研攻关等内容细化为具体项目,确保人才培养“接地气”;聚焦特色求突破,充分挖掘利用“涪陵古本”等独特资源,在古籍研究、特色制剂研发等领域联合攻关,探索“订单式培养”等创新模式,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医教协同样板;着眼长远谋发展,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合作从“协同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
作为涪陵区重点引进并倾力打造的首个中医药类高职院校,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于2024年12月正式落户,选址马鞍街道均安社区。学院规划建设用地1100亩,总投资约26.7亿元,分三期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2万人。学院将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计划开设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护理、中药制药等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该学院的建成,将有效填补区域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会上,重庆市中涪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中医药职业学院筹备组负责人梅建国介绍了学院建设进展及相关情况。学院作为涪陵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积极整合资源,高标准推进各项筹建工作,致力于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为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是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统筹区域医疗资源,积极构建“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不仅打通了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壁垒,更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强化了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未来必将有力推动健康涪陵建设迈上新台阶。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