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人家(六)
“我没读书了~”
王五心痛的回了周梅后转过身去,然后跟伙伴们继续爬上山的坡,周梅看得出他眼里闪着泪花。
是呀,谁个少年不想读书。每当看见家属院的同伴挎着书包上学去,他却抱着才出生的小侄儿当起了小保姆。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怪不得他大哥大嫂,因为他看到小侄儿出生后,这个家加上他就是六口人吃饭了,大哥的工资四十几,大嫂的工资三十多,如果再请上一个保姆,还要另外开资二十多钱,再多一张保姆的嘴吃饭,……
所以,王五主动给大哥大嫂说自己不读初中了,大嫂生了后就在家带小侄儿,大哥大嫂再次确认王五的选择后,(长大以后不怪他们不是他们不准他读书)同意了他的选择。
年少的王五还有一个天真的想法;自己不读书了不仅给他们解决了一笔不另请保姆的经济负担,还想看以后大哥能少打他点不?大是否嫂对他好点、饭给他吃饱点不?
当然,不同血缘之亲是不能用讨好和怜悯就能调和的。
柴山上的冬景很漂亮,万山从林中有一片片金黄色青杠林,那是伙伴们最要取的好柴,青杠丫柴在大东门的柴市上要八分钱一斤才买得到。
在一片较开阔的、松毛很厚的坡上,周三叫周梅她们女生;
“周梅!你们几个只准在这上面耍,不准下岩爬树的,等我们回来!”
周梅她们高兴得去捡松毛地上那一个个漂亮可爱的小松果,捧起如金针菇的干松毛往自己小背篓的装,这些干松毛、干松果,对于都会烧火煮饭的她们来说是最好的引火柴。
王五边找干柴边注意有红的地方,因为红的地方就有小颗颗红籽可吃,还有一笼笼野果子糖个,那红里透黄的糖个很甜,但皮上有毛毛刺,要用竹片刮了才能吃。
在弄柴回来的路上,土边地里有时还可创个生红苕出来在溪水里洗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