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牧歌一一捡拾珊瑚于时光的沙海(分享旧作之40:艾窝窝)
旅游卫视有一期节目介绍北京风土人情,吃食玩物,它提到老舍茶馆有一款佐茶小吃,让我怦然心动。小碟上摆着几个可爱的雪白圆球,顶上点缀着红,这就是艾窝窝,糯米粉制成,内有甜馅。顾名思义,我以为这里面有艾草,导游的话让我忍俊不禁,原来“艾”谐音“爱”,艾窝窝另指就是“爱被窝”之义,暗指那些清晨不愿起床,赖床,恋被窝一族。
早晨赖床一般不会发生在炎夏,那时人们全身汗津津的,与硬梆梆的竹席接触并不舒服,远不如室外晨风清凉如水可人。在隆冬就不同了,夜里人脱去衣物的束缚,钻进被窝,在软乎乎的暖被营造的密闭空间里如鱼得水,自由翻转,如沐春阳,哪管被外冬寒凛冽。一夜好觉,清晨裹在暖被里极不愿抽离这全身的暖意,此时神思清明,思绪可天马行空,无失眠之忧。不考虑上班,只沉浸在当下的舒适,时间也仿佛静止。客厅里飘来电视被亲人调小的声音,室外鸟声啁啾。此时心静如水,想起林语堂一篇文章中讲 :''清晨躺在床上,听到街上电车驶过,仆人蹑手蹑脚在客厅里轻轻咳嗽,小孩在卧室里啼哭,鸟儿在屋外欢鸣,这一切汇成晨光奏鸣曲,拉开一天序幕。"
轻轻拉紧松开的被角,英国散文家兰姆的妙语又涌上心头。他在文中描述病中情状,在床上辗转反侧,身体使劲揉搓被子,结果被子呈现沟壑纵横。“爱窝窝”一族看到心爱的被子如此遭蹂躏,不知是否心痛如割。
其实“爱窝窝”追求的是生活的闲适,台湾极简主义作家舒国治曾在文中质问:人们为何那么忙碌,放慢生活节奏天难道会塌?古希腊伊壁鸠鲁哲学注重感官享受,视心灵安宁,身体无病痛为人生至上幸福。身心闲适自在可抵幸福之境,赖床就能让你抛开生活诸多纷扰,获得当下的幸福。
“艾窝窝”小吃摆上了散发悠闲气质的茶馆桌上,两者浑然一体。我多想在一个冬日早上,日上三竿,慵懒地走到老舍茶馆去品品“艾窝窝”,味道一定不错。
北京小吃艾窝窝(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