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石”有方护健康,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腺与乳腺甲状腺外科以微创技术攻克胆结石难题!
“一顿饱餐后右上腹剧烈绞痛、厌恶油腻食物、腹胀嗳气……”这些症状往往是胆结石发出的“警报”。我国胆结石患病人群超1亿,涪陵区人民医院肝胆与胰腺、乳腺与甲状腺外科凭借微创技术、多学科协作能力,成为患者信赖的“生命守护者”。
胆囊相当于附着在肝上的“小袋子”,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具有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还能辅助调肝内外胆道压力。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构成,涵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物质,分为胆固醇结石(高脂饮食相关)、胆色素结石(胆道感染或肝硬化相关)及混合型结石。常见表现包括右上腹绞痛(尤其进食油腻食物后)、恶心呕吐、寒战高热、黄疸(皮肤/眼白发黄),部分患者无症状,仅体检时发现。肥胖、40岁以上、女性、多产史及家族史是高危人群,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高脂高热量饮食、快速减肥也易诱发结石,通过腹部CT和超声联合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为涪陵区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肝胆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涪陵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腺与乳腺甲状腺外科拥有高级职称医护团队,是重医附一院、附二院及重庆西南医院技术指导科室,设有肝胆胰、腹壁疝、乳腺、甲状腺及血管等专业。针对不同结石类型,制定个性化方案: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SILC仅通过肚脐切口,实现“无 疤手术”,成为爱美人士福音。
胆总管结石: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其中ERCP取石术采用经口取石,避免腹部切口,创伤小,恢复快。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双镜联合技术,同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一次麻醉解决胆囊+胆总管结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肝内胆管结石: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或开腹肝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
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因重症胰腺炎后反复腹痛入院,确诊肝内多发胆管结石、左肝萎缩、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炎。科内讨论后给患者行左肝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胆囊切除术,手术中发现右肝巨大远端胆管结石嵌顿,常规器械难以取出。肝胆胰腺与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周卫东同泌尿外科主任杨川进行综合评估,采用“胆道镜引导+钬激光碎石”技术,击碎结石并清除,避免二次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患者徐先生10年前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进行开腹保胆取石治疗,术后反复出现腹痛、寒战发热,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后检查发现胆囊及胆管多发结石,需再次手术。得知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微创技术成熟,遂前来就诊。经评估,科室主任周卫东及副主任、医学博士王吉明决定采用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方案,通过ERCP手术首先为患者解除胆总管结石及胆道梗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解决胆囊结石的问题。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已康复出院。
王吉明表示:“生活之中许多朋友对于胆结石知识不够了解,对于胆结石有很多的误区。”
无症状≠无危害,静 默期胆结石发作时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需定期监测,让医生评估可否手术。
小结石可能逐渐增大或嵌顿,胆囊结石可掉入胆总管,诱发严重疾病,早发现应评估风险并干预。
胆结石与胃病症状相似(如腹胀、腹痛),误诊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需专业检查鉴别,最基本检查完善腹部彩超。
运动、饮水仅能辅助预防,无法溶解或排出结石,盲目依赖可能加重病情。
非所有病例需切除胆囊,微创保胆取石或药物治疗等方案可保留胆囊功能,需个体化评估。
胆囊结石切了胆囊,有的人还会长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所以要定期随访。
未来,科室将以院内胆结石中心为平台,继续发展微创技术,如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同期ERCP+LC、腹腔镜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胆切除术等,实施术后快速康复管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开展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胆结石相关话题,研发抑制结石形成药物,预防胆结石发生,与西南医院、重医附二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专家治疗策略,更好为涪陵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