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系列活动|健康宣教进社区,急救培训护万家,签约服务暖人心!
5月19日,涪陵区以“签约有感,健康可及”为主题,开展第19个“世界家庭医生日”集中宣传活动。作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推行以来,始终肩负着守护居民健康的使命。此次活动旨在强化家庭医生在基层健康服务中的核心作用,提升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信任,推动健康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活动由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在涪陵区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工作专班的统筹下,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涪陵区中医院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力,通过“科普+技能+服务”的立体化宣传模式,为居民提供“送上门”的健康服务,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自公立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胃肠外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儿科、急救部、神志病科、公卫与基层指导科的专家走进天湖社区、南门社区、倪峰社区等健康小屋,围绕合理膳食、营养健康、科学减重、老年人慢性病、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健康咨询。现场通过演示低脂高蛋白食谱搭配,指导居民如何通过饮食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减重。结合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案例,讲解血糖、血压管理的关键点,制定个性化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同时,儿科专家聚焦儿童健康管理,通过生长发育评估量表,为家长分析孩子的身高、体重曲线,指导科学喂养方法,现场的医务人员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筛查慢病风险。通过耐心倾听居民的烦恼,从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方面提供专业建议。
急救专家围绕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重要急救技能开展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相结合的形式,为居民传授科学急救知识。在心肺复苏环节,专家以“黄金四分钟”为主题,系统演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强调“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的操作要点,引导居民完成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AED使用等全流程操作,指导居民使用人体模型进行实践,逐一纠正错误动作。一位参与培训的居民总结道:“这些技能看似简单,关键时刻却能救命!”
在海姆利克急救法环节,针对异物梗阻急救开展专项培训,详细讲解成人、儿童、婴儿不同人群的操作差异。邀请家长和老人现场体验,通过反复练习,居民逐步掌握了“先判断、再施救、后送医”的急救原则。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感慨:“以前孩子吃东西呛到只能慌乱送医,现在学会了正确的急救方法,心里踏实多了!”
“签约后看病能优先挂号吗?”“慢病用药能直接开到家里吗?”面对居民的疑问,家庭医生团队逐一解答,详细介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如签约对象在诊疗过程中优先预约、优先转诊、优先诊治,以及相关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及现场答疑,帮助居民全面了解签约后的核心权益。
一位现场签约的王大爷表示:“以前看病总担心挂不上号,现在签约后心里踏实了,医生还主动提醒我复查时间!”通过政策解读、权益展示和现场体验的有机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纸上福利”变为“现实保障”,居民从“观望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基层健康服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覆盖全区29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000余名居民接受义诊、咨询和签约服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更通过“科学控体重”“心理韧性建设”等主题宣传,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未来,涪陵区将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优化“家医+专科”协作机制,推广智能化健康监测工具,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签约有感,健康可及”的服务温度。正如一位签约居民所言:“家庭医生不仅是健康守护者,更是幸福生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