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介绍之广富林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泽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是上海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揽尽上海千年历史”之地。
<发现与考古历程>
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这片遗址。1961年,遗址内发掘出了两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及其他遗址遗物,这是上海最早的良渚文化墓葬之一。1999年至2005年间,考古学家在广富林遗址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由此确认了长江下游地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
<考古发现与文化特征>
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极为丰富,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遗存。
良渚文化时期遗存:遗址内发现了一处占地6000平方米、土方量超20000立方米的良渚文化高等级祭坛,显示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在长江下游区域文明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广富林文化遗存:广富林文化的主体是龙山文化时期,鲁南豫东皖北移民带来的黄河流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交融。其典型文物包括三角足鼎、豆、泥质和夹砂的钵、罐、瓮、刻槽盆等。
其他时期遗存:除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遗址还发现了东周、汉代等时期的文化层。
<历史意义>
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地区历史文化的根基,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上承良渚文化,下续马桥文化,填补了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谱系的空白。广富林文化体现了距今4000年南北方向上文化的交流,也有人认为广富林先民是上海地区最早的移民,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源头。
<文化遗址的现代展示>
如今,广富林文化遗址已经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遗址内建设了广富林遗址考古博物馆和广富林水下博物馆,通过沉浸式的展示方式,带领游客感受上海从原始村落到现代大都市的时空之旅。此外,遗址内部许多土地仍保持着旧时风貌,种植着水稻、油菜花等农作物,展示了农耕时期独特的风土人情。
<旅游信息>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侧的佘山脚下,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漂浮在水中的博物馆、古风建筑群以及富林湖音乐喷泉等美景。
广富林文化遗址不仅是上海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更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上海从远古到现代的变迁,承载着上海人民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