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童年回忆】挑砖

曾记得是一九七七年的一个周未,我和几个同龄邻居娃二一起下李渡,看见街上有些人在挑砖,于是我们也约起第二天也去挑,找几个钱来帮补家用,自已也想买件新衣服来穿。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四个十一二岁大的娃二就挑着箢篼,穿着大脚指都在外的力士鞋,沿着那坑坑洼洼的土公路急匆匆往李渡河边赶。

  还没到李渡船码头,见街上别的大人早已都在挑了,我们几个也开始狂奔到河边堆砖处,不问三七廿一,蜂涌而上,一只箢篼装5块,一次挑10块,约50斤重。

   从船码头那一坡一百多米的梯坎直上,半途还要歇一次气才免强能到柴市坝子,而目的地还在后溪沟。

   一群瘦小的身影在青石板铺设的街道上来回穿梭,一根篇担在肩上左右互换,一挑箢篼在人群中左右摇摆,双手拉都拉不住,走在前面的还一个劲的在喊:“看倒起,盯倒来,大粪糊衣服”。听到吼声,街上的人群头也不回,向两边一分让出一条道来。

   来来往往,往往来来,一趟又一趟,一挑又一挑,累了,坐在阶檐下的石头上歇一会,渴了就用被砖糊得区黑的小手捧几捧长江水喝。汗水湿透了补满补丁的衣裳,干脆脱掉光着上半身挑。

    转眼已是中午十二点,肚子里早已是饥肠漉漉,四个娃二站在柴市坝馆子门口,看着里面的有钱人吃着那二两一碗的小面,心想一碗才那么点,划不来。几个商量干脆去米市场买几斤干面条去馆子加工。

   还好,卖米和面条的陈大爷还没收摊,我们在那买了一把5斤的干面条,拿到街对面的馆子去,加工费2角一斤,五斤面条煮了两大洋瓷盆,每人平均吃了1斤3两干面条,馆子的几个师傅当时吓得痴目口呆,摇着头感叹:“农村娃二的肚皮不得了哦”。

   才刚放下饭碗便又是忙天火地往河边跑,谁知篇担刚上肩,那个痛呀,痛切入骨,为了生活,为了买那件新衣服,咬牙坚持到天将黑。

    回家的路上,脚痛,肩膀痛,全身无力,但想到兜里那点劳功成果,几个娃二还有说有笑,好不高兴。

   这,就是我的童年回忆,从那一年后,我也告别了童年,正式迈向少年时代。

 

 

 

 

   

   

本文由涪陵在线网友上传并发布,涪陵在线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涪陵在线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站删除!
热门评论
  • 小狗儿 LV15 贵妃
    2楼
    不错的。
    4-9 22:21 · 重庆
    2 回复
  • 1小man LV13 巡抚
    3楼
    感觉还是可以的
    4-9 22:22 · 重庆
    3 回复
  • 涪水一方 LV15 宰相
    4楼
    劳动好啊
    4-9 22:24 · 重庆
    3 回复
打开涪陵在线 APP,查看全部111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涪友圈
  • 够不够黑暗?

    乡村振兴

    68
  • 涪陵的新米开吃啦!零添加,纯天然,零农药,不抛光,不打蜡,书记替你把好质量关

    焦石小芳

    67
  • 涪陵-御泉河。#涪陵周边游#小夏在农村#享受当夏##有一种心情叫做#

    夏苡柔

    65
  • 代购农产品!

    乡村振兴

    63
  • #怒刷存在感就来报道# 忙里偷闲的生活日常🥤

    余小妹

    50
  • #享受当夏#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的那个风车转。

    txw唐老鸭

    50
  • 泡椒肉丝安逸#愉快品美食#

    温温丸子妹

    48
  • 曾经的涪陵行署门口的南门山街心花园 曾经涪陵地区行署在改革开放初期从中山西路搬迁到了南门山。上世纪90年代,涪陵地委行署大门附近是涪陵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挨着行署门口是南门山街心花园。彼时行署门口也聚集了不少商贩,宛如一个小型集市 。 另外,新成立的涪陵市人民政府外,被拆除的政府家属区建成了儿童乐园(公园),附近紧邻民营企业(商贸公司)。#涪陵老照片#

    陶锅

    44
  • 甘肃的山甘肃的草,甘肃人民吃什么

    江湖路远

    44
  • ᥫᩣ🌵Yeeee 心无杂念,一切随便#每天一条涪友圈#

    露凝

    4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涪陵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